1月20日,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技术成果发布会暨2021年度总结大会在大连高新区隆重举行,联盟55家成员单位济济一堂,全面总结2021年度联盟工作成效和经验,表彰突出贡献,部署2022年主要工作计划。3家联盟内企业及高校携多项车联网前沿技术集中亮相,以硬核创新成果开启新年新征程。
大连高新区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主任董莉出席并为大会作开幕致辞。大连市工信局软件和信息服务处高建光,大连高新区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毛德才,大连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王雷,东软集团研究院院长马君,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汽车电子研究院院长李春林等领导出席大会。
复盘迎新,重整行装接力出发
2021年,联盟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国内外行业交流、产业发展调研分析等各项工作中,均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创新和突破。会上,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李春林盘点了2021年联盟工作总结,发布了2022年联盟5个方向、12个任务的工作计划,并为大连民族大学、大连艾福亿维、阿尔卑斯系统集成、大连新致软件、杭州汉德、苏州金睿澳科等新加入联盟的12家成员单位颁发了会员证书。
▶ 会员发展情况
截至目前,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已有64家成员单位,其中车联网相关企业46家,其余涵盖产业服务平台、电信运营商、行业协会、高等院校以及传媒和认证机构等六大类;除大连本土企业外,也吸引了外地优质企业和国际企业的不断加入,影响力正在持续提升,区域引领和带动作用显著。
▶ 产业调研分析
作为调研工作的基底,联盟全年累计走访车联网企业12家,通过面对面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发展需求和规划等情况,为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发展“摸清家底”,为联盟工作规划提供依据,也为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相关决策提供信息支撑;通过组建3位高校教授、4位政府专家、9位企业专家共同构成的编写专家组,联盟历时半年完成了《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发展报告》编写工作,并在2021年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上正式公开发布。
▶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联盟整合会员资源,遴选了4家具备硬件基础和应用水平的实验室,搭建产业共享技术平台,面向整个行业提供开放服务。目前来自东软集团、华畅科技、亿达信息以及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的4所实验室服务平台已正式开放启用。
李春林理事长表示,今后开放实验室还将进行扩建扩容,增加服务福利,并号召广大企业充分利用联盟资源,积极参与使用。
▶ 专业人才招募培养
面对车联网产业人才紧缺现状,联盟积极推动会员企业间开展校企对接,带领联盟企业开展跨地招聘活动。华为、东软等企业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民族大学等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成立实习实践基地等“产学研”合作机制,与多所省内重点院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计划;此外,联盟还力邀业界资深专家和教授开办高端人才研修班,48家企业的50余位中高层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课程培训。
▶ 国内外行业交流
2021年,联盟联合七贤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组织成员企业前往深圳、上海等地参加行业展会、学习先进经验、进行“破圈”对接、开展战略合作、推介产品技术、举办高端论坛,并与沈阳、上海、日本等相关单位和机构形成了友好合作关系,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实现了业务对接。
▶ 两大联盟通力合作
大连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秦健在会上宣布了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友好合作单位——大连市智慧交通车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负责人换届安排,期待两大联盟今后能够通力合作,共生共赢。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汽车电子研究院院长李春林、亿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PES事业部副总经理王连生将接任联盟的理事长和秘书长职务,统筹两大联盟的组织管理工作。
表彰贡献,创新成果精彩纷呈
到会领导为2021年度突出贡献单位及个人颁奖。联盟感恩在一年工作开展过程中,理事会成员以及专家和企业家们为协助联盟组织各项会议及活动、维护联盟共同利益的团结和奉献精神。
其中,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一年来积极帮助联盟对接内外部专家资源,在行业交流活动中多次分享科研成果;大连软件行业协会利用自身平台帮助联盟争取资源和支持,组织联盟成员参加各地行业展会和活动,并且主动为联盟提供资金支持;大连创业工坊负责联盟品牌建设及宣传工作,长期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联盟提供鼎力支持。三家单位荣获“2021年度联盟突出贡献单位奖”。
联盟副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智能网联汽车专家郭烈积极参与联盟筹备工作,与联盟秘书处共同开展企业走访调研,并作为主编组织编写了《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联盟理事会成员、大连现代高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架构师梅云飞积极参加联盟组织的各项活动,为联盟发展献言献策,在《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担任核心编写专家;联盟秘书处秘书曹磊从联盟筹备期开始,积极开展和推动秘书处工作,负责联盟会议、品牌活动、联盟日常运营。三位荣获联盟“2021年度联盟突出贡献个人奖”。
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院长赵剑作为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积极投入联盟各项工作,为联盟的发展不遗余力,2021年多次作为演讲专家出席联盟组织的各项活动,充分展示了联盟的技术实力和专家风采,为联盟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提升做出突出贡献,荣获“2021年度联盟优秀特聘专家奖”。
停牛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大连艾福亿维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3家联盟成员单位在会上发布的5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前沿技术在现场大放异彩,释放出联盟创新能力的强劲信号。
路演项目1:智慧停车
停牛科技致力于智慧停车场运营,目前主要应用于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其中大连市有400余个停车场使用停牛科技的智慧停车产品,市场占比98%。在此基础上,停牛科技与合作的商场、银行达成长期合作,协助建设及维护管理线上平台。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上,停牛将深入汽车相关领域,探索互联网金融,尝试营销活动,实现资产数据化、项目产品化,模块化等目标,并开发第三个主要城市的业务领域。
路演项目2:某德国豪华品牌汽车48V轻混发动机耐久性测试
大连艾福亿维是德国FEV发动机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的主要子公司之一。FEV以内燃机研发技术发家,目前的业务领域主要涵盖整车研发、动力总成研发、智能化软件、工程咨询、测试设备研发。大连艾福亿维是国内最早进行汽车测试设备研发的企业之一,自主研发的管理系统可以达到全球领先的水平。此次带来的某德国豪华品牌汽车48V轻混发动机耐久性测试项目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实现对地域气候的模拟,控制水温低至-30℃,高至105℃。
路演项目3:
车载传感器创新设计与融合感知技术
改善并创新设计碰撞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虚拟陀螺仪、汽车环境传感器、多传感器融合系统,可应用于防范事故、安全监测、车辆驾驶行为监测和预警等方面,改进传统传感器的精密度难题,大幅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智能车辆类脑决策技术
车辆类脑技术是安全自动驾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汽车工程学院提出多模态概率化轨迹预测模型(Multi-PPTP),有效降低急刹率,大幅提高3秒轨迹预测准确率和召回率。在交互预测基础上,提出迁移学习的类脑决策方法,针对交互预测不足导致的交通事故进行线上仿真模拟与实车测试,证实类脑决策能有效避免事故发生。
新能源车先进控制器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控制器的优化上,汽车工程学院在电动汽车的充电基础设施、燃料电池车的整车控制、轨道交通车辆新型燃料电池驱动系统展开研究:研制DC/DC装置,提高退役电池利用率和电资源利用率;针对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系统、整车性能等方面指定整车控制策略,完成控制器的软硬件开发;改进DC/DC在轨道交通车辆上的效率,实现快速调节大幅度功率变化的工作状态。
车联网产业方兴未艾,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蓄势待发,未来十年将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大连市雄厚的软件研发实力,优质的人才资源,链条式的产业格局,是支撑自身车联网产业转型升级、弯道超车的强大动力和优势。李春林理事长在会上表示,今后将紧紧围绕“开放、聚焦、创新、生态”的发展使命,持续打造联盟成为团结、务实、高效、活跃和“有温度”的产业组织,成为连接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桥梁,引领和带动大连市车联网产业的协同发展。
作为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秘书处,一年以来,七贤荟见证了联盟从筹建、诞生到发展壮大的成长历程,全力支持联盟各项工作的推进,成为了联盟同心同向的合作伙伴。2022年,七贤荟将继续协助和陪伴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的工作开展,通过紧密追随发展趋势,充分发挥集群优势,进一步拓宽联盟与国内外行业间的互惠合作,发力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以新面貌和新作为,勇担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强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