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贤动态
“民营企业是最不怕竞争、最善于竞争的”︱贤言荟语沙龙第114期
责任声明: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关 键 词:民营经济 贤言荟语沙龙
文章分类: 七贤活动
更新日期:2023/07/28

7月22日,由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办,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的第114期贤言荟语沙龙以“对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解读”为主题在线上举行,中共大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杨晓猛主持。


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支点是什么?

现在博士都考公务员去了,所以说你看人才的流向、社会的指向,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所以说人才是一个支点

——辽宁东盛集团董事长 文起东

我认为这个支点首先还是我们的政策法制和舆论环境,还是要有一个长期稳定、舆论可期、法制公平的环境基础,才是给民营企业生存发展一个良好的生态。

——大连大杨集团总经理 胡冬梅

我个人理解“支点”是目前它发展的市场机遇——外贸出口、低端需求,高端需求和个人消费升级,而不是解决融资那些底线问题。

——大连市税务局法律顾问 王悦


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瓶颈是什么?

现在是资本过剩的年代,钱还进入不到企业,谈什么发展?尤其三年疫情,很多企业都惨淡经营,在疗伤过程中没有输血,企业如何发展?

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转型,转型过程中带来的阵痛,带来了组织上的变革、观念上的变革、认知上的升级。这些东西对企业、对企业家来说就像一座火山一样难以跨越

——大连瑞驰集团创始人、中国水产流通加工协会副会长、大连预制菜协会会长 邓恩堂

现在中国的企业发展,市场经济,包括制造业的能力,都到了一个相对比较高的位置,到了一个没有办法去“抄”,或者是“抄”起来不太灵的状态。

从资本的掌控者和“创一代”,包括社会人士对风险投资,对未来科技驱动,对社会变化的认知还是不够的,所以为什么风险投资投到这些新领域里面,就仍然是非常谨慎。

——大连市新的社会阶层高新区联谊会会长、大连奥远集团董事长 胡剑锋

第一最大的就是市场不振,消费能力不强;第二是劳动力供应严重不够;第三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第四是融资难;第五是宏观政策制定存在重大偏差;第六是投资环境人性化;第七是退出机制不健全。

——大连市税务局法律顾问 王悦


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偏差是什么?

民营企业要有“自知之明”,要认识到民营经济范畴,“国企顶天立地,民企铺天盖地”,我们要自己定位准确,不要出现偏差。

——辽宁东盛集团董事长 文起东

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是存在反差的,民营企业长期处在一个“唯唯诺诺”的状态。

——辽宁本道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翰鼎

除了我们数字化发展的专业能力不足,还有“减税降费”喊了很多年都没有落到实处,说明“减”的时间太少了,“降”的时间太少了。

现在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我们说要发展什么产业,其实很多核心主业不清,对于产业长期发展的投入,一些引导性的政策,现在都是不足的。

——大连大杨集团总经理 胡冬梅

在高科技领域里我们还是一个“学徒”,这要有清醒的认识。

——大连市新的社会阶层高新区联谊会会长、大连奥远集团董事长 胡剑锋


如何看待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

金融领域民企是严重遭到歧视的,国家出台的一些普惠政策很多都是针对个体户,而对企业,尤其对中型企业,几乎没有政策,所以我们的金融体制的需要做结构性改革,才能真正解决民企融资难的问题。

——大连瑞驰集团创始人、中国水产流通加工协会副会长、大连预制菜协会会长 邓恩堂

民营企业是最不怕竞争、最善于竞争的,公平竞争、充分竞争的环境是民营企业发展最有利的环境。好的营商环境其实就是一个高水平的市场化环境,它应该是建立在法治化的之上的,不能理解成仅仅是像对民营企业家的违法犯罪行为网开一面,或者是给他们什么宽大政策,它的根本意义在于给民营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稳定的预期,这个就是所谓的保障。

——东北财经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衣庆云

政策利好企业家的获得感不足,长期稳定发展的安全感缺失,民营企业家长期以来是缺乏这种安全感的,时时刻刻处于“战战兢兢”的状态。

其实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的发展,还是建议从政策上升到立法层面,只有上升到立法层面,才会对其他制度的制定有指导意义。

——辽宁本道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翰鼎


《意见》出台有哪些亮点?

首先是民企定位——“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过去在鼓励民营经济各种条例当中定位没有这么清晰。

——辽宁东盛集团董事长 文起东

从一个相对边缘化的地位,到现在逐渐走到了舞台上,定义为“生力军”,要把自己“生”的力量培育好和发展好,对于广大的创业者和年轻一代的企业家而言,这样的定位也是鼓励了大家对于长期发展的信心。

——大连大杨集团总经理 胡冬梅


登录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倒序排列
0条评论被过滤
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