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大连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课题组一行走访调研大连市高新区智能网联车相关企业及单位,了解相关企业主营业务、发展现状及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称“大连车联网联盟”)发展情况、目标和规划,并围绕大连未来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支持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本次课题组调研人员有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研究院院长匡海波、副院长贾鹏、办公室副主任杨彦博、副研究员栾建霖,辽宁省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匡骐骥,大连高新区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毛德才、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李春林携联盟秘书处一同参与本次调研。
会上,匡海波院长表示,企业心声、需求要切实表达出来,要将车联网产业打造成千亿产业集群,形成上下游产业链联合的燎原之势,需要集全省、全市之力去支持,也需要企业方建言献策,这是大连市打通双循环和产业转型厚积薄发的突破点。
李春林理事长表示,政策需求方面,希望政府能够鼓励智能网联汽车头部企业带动整体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发展,同时引进智能网联车产品供应链平台及制造厂商。抓龙头企业能有效解决制约大连车联网产业发展的问题——高素质人才不足,解决人才“选用育留”中“用”的问题。
第一站:博泰车联网(大连)有限公司
博泰车联网(大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泰车联网”)主营业务为智能座舱、汽车仪表的终端开发与产品量产、测试和持续优化。
经刘洪波副总监介绍,课题组一行了解到,博泰自主品牌下的硬件、软件、云端全方位车联网产品,有基于宽带互联网的博泰车联网汽车硬件平台——擎core,为上汽的全球汽车电子业务提供服务;有语音人工智能,技术核心引擎的擎AI,能实现全场景连续对话,自动过滤无效对话,边听边搜迅速满足车主需求,还可绑定信息实现声纹支付,将车联网服务从人工智能层面提升到更高的智能化、简洁化、便利化;还有以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平台为核心的擎Cloud,确保顾客极致体验。
第二站: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
座谈会上,东软汽车电子研究院院长、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李春林介绍了东软集团在智能网联汽车业务领域的发展情况以及联盟的基本情况。联盟成立于2021年1月,目前有会员企业70多家,旨在建设成为连接政府、企业、高校的桥梁,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发挥集群效应,推动大连市车联网产业整体发展。
作为大连车联网联盟理事长单位,智能网联汽车业务已经成为东软最大的主营业务板块,同时也是国内汽车电子产品行业的领跑者,被评为国内TOP5的汽车电子产品供应商,2021年的智能终端产品出货量已经超过100万套。
会上,华为智能网联车业务(大连)总经理张昕介绍,华为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之一,提供从车载终端、路侧设备、V2X Server到车联网平台的端到端解决方案。随着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发展,汽车正在向软件定义的智能时代演进,智能座舱成为提升乘驾体验,构筑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华为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包括可升级的软件平台、可演进硬件及可丰富生态应用,实现座舱的常用常新,持续运营,加速座舱的智能化演进。
车联网产业方兴未艾,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蓄势待发,车联网产业是大连市软件外包产业转型的必由之路。迄今为止,大连高新区车联网产业营收规模达20亿元,从业人员6000余人,大连市高新区计划未来三年全力打造百亿规模的车联网产业集群。毛德才副主任表示,网联化、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下半场,其中,智能座舱是转型升级的主力方向。深入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车联网产业聚集,将为全市实现三年挺进“万亿GDP城市”提供强有力的引领和支撑作用。